韩国新学员参加九天班 分享修炼感受

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

【圆明网】位于韩国首尔市龙山区的天梯书店每月都会举行“法轮大法九天班”,参加者可以学到修炼的基础内容。法轮大法是性命双修的功法,以简单易学、对身心健康效果显著著称。二零二一年七月份的“九天班”刚刚结束,参加者交流了他们的感受。

 
参加九天班的新学员正在学习法轮大法第二套功法。
 
参加九天班的新学员正在学习法轮大法第五套功法。

“真善忍三个字引起共鸣”

来自城北区的赵英勋(Jo Yeonghun)先生在雨装山学习炼功动作之后,这一次正式开始修炼。他说:“来天梯书店的第一天,爬地铁的台阶时双腿沉重,今天是第九天,变得步履轻盈,几乎感受不到身体的重量了。”

来自九老区的尹长男(Yoon Jangnam)先生早在九十年代就知道法轮功,最近,他读了在大林站收到的《明慧周报》,又在安养河边散步的时候看到法轮功学员炼功。那时,“真善忍”三个字映入他的眼簾,他说,“我觉得这三个字的内涵特别好,更加引起我共鸣的是在修身的同时修心。”

南炫洙(Nam Hyeonsu)在新加坡时,每天早上都会看到三、五十名法轮功学员在一起炼功,动作越看越喜欢,也产生了学习的想法,回到韩国之后,爬山时看到了法轮功学员,开始学习炼功。他原来患有肩周炎,胳膊举不起来了,肩膀很痛。修炼之后,他发现不知从哪天起肩膀不疼了。他说,“因为不疼了,不知不觉地就忘了要去医院了,真的挺神奇”,“我觉得这是天降福于我,想以后好好修炼。”

也有人因为《明慧周报》与法轮大法结缘,参加本月“九天班”的崔昌烷(Choi Changwan)偶然看到了路边长椅上放着的《明慧周报》,读到金炅一的修炼故事,对法轮大法产生了好奇心,决定参加九天班。

崔昌烷表示,“看了那位金炅一(Kim Gyeongil)的采访,感触最深的是他生意失败了,又遭遇病痛,通过修炼大法,内心变得平和的部份。”参加学习班的这些天,崔昌烷每天都是第一个到的,他说:“一来到天梯书店就感觉很舒服,九天班的整个过程中,我感到内心非常平和、舒适。”

他开始读《转法轮》之后,出现了清理身体的反应,他还说,“之前一周要喝三、四次酒,这九天来,一个约都没有,自然就没喝酒。虽然睡得比原来少了,但不觉得疲惫。”

朝鲜族新学员:了解新世界

来自冠岳区的李宝玉(Lee Book)是一位中国朝鲜族,二十年前来韩国之前,她姐姐将一本《转法轮》装进她的书包里,并告诉她“在韩国修炼自由,一定要读,这是非常珍贵的书,千万不要丢弃。”李宝玉的姐姐修炼法轮功,还因此被拘留,而李宝玉在公安局工作。她理解不了不放弃修炼的姐姐,并且怨过她。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李宝玉被诊断出乳房癌,治疗结束时又得了胰腺癌。在八次的抗癌治疗中她身心俱疲,这时她想起姐姐修炼之后变健康的事情。

她说:“其实我跟已经死去没什么两样,我当时就想,修炼之后病好不好都无所谓,哪怕就这样死去,我也想干干净净地离开。”

她开始阅读《转法轮》,之后出现了持续三天的呕吐症状。参加九天班的第一天回家时,她因为腹泻一路找卫生间,腹泻消失之后,又出现了剧烈的腹痛。三天之后,浑身轻松,感觉身体恢复到健康状态。“此前我只相信眼睛能看到的,所以只想到通过吃药来治病,当时我不太理解修炼。现在,我开始从其他角度上看待疾病,人活着真的不能闭着眼睛、关着耳朵。”

她在反复阅读《转法轮》的过程中发现每次读都不一样,还经常感到难以名状的感动,一次次流下眼泪,她说,修炼让她了解了新世界。

重新找回修炼的路

来自望远洞的李艺静(Lee Yejeong,化名)从小就对宗教感兴趣,她去过教会,但因为对那里的气氛心生失望,不再去教会;在大学里抱着帮助别人的想法参加了“意识觉醒运动”,结果让她再次失望,从而开始阅读佛经。但是她觉得任何地方都没有真正的人生导师,再次陷入彷徨。

一九九八年左右,她在中国偶然看到了《转法轮》的韩语译本,阅读之后,她心生“原来我为得此法而生”之感,然而很长时间以来,都未能持续地炼功、学法。她描述心里的矛盾心情:“就像我明明知道回家的路,但却一直在外面玩耍、不回家。”

现在她觉得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,于是参加了本次学习班。长期独修的她参加九天班之后表示,“自己看书、看视频时经常不能入心,这次来这里,我明确地理解了很多内容,真的非常感谢,现在我想好好修炼”。

首尔九天班讯息

韩国首尔天梯书店(地铁三角地站十三号出口前)为帮助人们修炼法轮功,每月都举办一次法轮大法“九天学习班”。九天班每次连续举办九天,分为上午班和晚间班(上午班九点三十分至中午十二点,晚间班傍晚七点十五分至九点三十分),且不收费用。下一届九天班将于八月二十四日~九月一日举行。书店咨询电话:02-504-0860。

* * *

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

歡迎轉載,轉載請註明出處。